◎ 即日起,請排隊持健保卡插卡、量體溫、乾洗手進入醫院
衛教專欄
首頁 > 衛教專欄
字級設定
兒童復健的注意力訓練

發佈日期:2013-10-29
發佈單位:新高醫院
最新更新日期:2024-3-15
注意力訓練–淺談「注意力缺損/過動症」
注意力缺損過動症,簡稱ADHD,也就是一般俗稱的過動兒。
常常令家長或老師們感到頭痛,抱怨小孩有用不完的體力,或經常容易闖禍,惹父母生氣。
注意力是一種生理上的問題,與腦部的成熟度有關。形成的原因尚無定論,大多主張與腦部損傷、神經傳導物質失調或遺傳等因素相關,其中以神經傳導物質失調最為醫界認同。
腦部負責注意力的區域分兩大區域,
第一部份是在大腦的額葉:掌管人類的思考、行為規劃;
第二部分是皮質下的結構:負責協調訊號的進出。
但過動兒多巴胺分泌不足,所以無法產生傳遞的作用,導致控制能力不足,而產生過動兒的種種症狀。
過動兒主要的特徵在學齡前容易突顯出來,可能會持續到青少年及成人階段。
孩童會出現活動量過多、注意力難集中、衝動控制能力差、運動協調障礙、情緒障礙、行為規範障礙、人際互動困難、學習困難等情況。
因此,我們必須是注意力缺損過動症為一種障礙,正視這些問題,並協助孩童度過種種困難。
孩童需要醫師治療師的經驗、耐心跟敏感度,以及父母、老師的觀察發現,共同為孩童進行治療。
注意力訓練之「治療的介入」
對於注意力缺損過動症的孩童,職能治療師會採取多元的治療方式,導正孩童不適切的行為及增進孩童正向功能:
1.感覺統合治療:
ADHD孩童因腦部傳導物質失衡,常伴隨前庭覺、觸覺、動作平衡、動作協調的功能性障礙,孩童容易分心、煩躁、無法隨自己意志做出想做的動作,進而影響情緒。
治療師利用一些感覺統合活動來增加動作經驗、強化動作品質。
2.認知-行為治療:
運用孩童較優勢的認知功能來做自我約束、情緒管理的訓練。
治療師主要治療方式是提供建議,幫助孩童自我監控並擔任孩童與家長之間溝通的橋樑,是一種協助孩童內化經驗的方式,藉由自我觀察、自我檢測等過程,讓孩童產生正向行為,在行為表現上有正向成就時,可藉此鼓勵孩童繼續進步,做更深的行為約定。
3.動作協調訓練:
針對孩童不足的方面加以訓練動作協調度。
4.社交技巧訓練:
小孩有注意力或學習困難時,在社交技巧通常會出現困難。
社交技巧是一種學習行為,藉由家長、老師和其他孩童常接觸的人,幫助培養好的社交關係,使孩童更能融入人際關係中。
注意力訓練之「家長的支持」
腦部發展是需要時間的,對於注意力發展遲緩的孩童,家長應抱持的態度是要接納孩童的疾病與特質、強調他的優點、發現他的進步、關心他的情感。
會使孩童有安全感,情緒行為可以逐漸穩定下來;倘若過度的責罰,只會增加孩童的挫折感與反抗。
因此家長須適度調整自己來配合孩童,以耐心及智慧教養孩子,並給予適當的治療。
再來是加強與學校的溝通,讓老師同時瞭解孩子的問題所在。
教導孩童學習,必須考量孩童的能力,循序漸進,若給予超乎能力的要求,只會揠苗助長,孩童因為行為而影響老師的情緒,進而增加家長老師間不必要的誤會與指責。
家長或老師在安排事物的時候,要衡量孩子的注意力,調整作業難度由簡單到複雜;調整作業長度,讓注意力透過訓練延長。
此外,每天可以利用親子時間,跟孩子敘述一下今天孩童所發生的事情,除了增進親子互動外,透過大人的示範,也可以啟發孩童的組織能力、口語表達、記憶回溯等能力的發展,增進孩童腦部組織運作能力。